【知美学堂】黄永松:民艺汉声——中国手工艺之美
时 间:10月13日(周六)19:00-21:00
地 点:深圳图书馆 五楼报告厅
嘉 宾:黄永松、韩湛宁(主持)
参 与:无需报名 免费入场(10-14岁读者可在家长陪同下参加活动)
嘉 宾 简 介
黄永松先生
1943年10月17日生于台湾省桃园县,祖籍广东梅州。台湾《汉声》杂志社创始人之一,享誉世界的“中国结”命名者,亚洲东方文化代表人物,多项国内外重要文化活动、项目的发起者和参与者。现任汉声杂志社总策划及艺术指导。
他被英国BBC授予全球“传承的英雄”称号。
他编辑的《汉声》被美国《时代周刊》评为“亚洲之最”之“最佳出版行家里手”。
他荣获中国第一次为守护民族精神家园的奉献者设立的“中国民间文化守望者奖”(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,2006年)。
他荣获“2013中华文化人物”(中华文化促进会和凤凰卫视,2013年)。
他荣获2017年“中华之光年度人物”(国务院新闻办、国务院侨办、中央电视台等主办,2017年)。
他创建了第一个中华传统民间文化基因库。
他遵循不忘初心、取法乎上、小中能见大的理念和做法,秉承文化传承能够众志成城、积少成多的想法工作。他支持抢救传统乡土建筑,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成立“清华·汉声中国乡土建筑研究所”,主持乡土建筑的调查和研究,激发了新生代对传统建筑的热忱,进行十多项项目的调研并出版。他在南京东南大学成立“东南大学·汉声民间艺术研究所”进行调研,编辑出版了多部乡土民艺书籍,供今天文创设计学习参考。他同时也是多家中央级媒体项目和传统文化项目顾问,如中央台《舌尖上的中国》节目顾问,优酷《一席》等演讲嘉宾。
讲座摘要
“光祖宗之玄灵,振大汉之天声”。1971年,《汉声》英文版《ECHO》创刊于台北,因应西方文化全面渗透,以向海外传播中国文化为己任,从空间坐标平衡东西文化交流。1987年,《汉声》中文版创刊,致力于从时间坐标沟通现代与传统。 1988年,海峡两岸开放,《汉声》团队即赴大陆“探寻文化母体”,基于以往经年民艺整理工作的经验,他们深知,在大陆的偏僻村野,许多珍贵的民俗文化还如“活化石”一般存在着,但在现代化浪潮的急速冲击下,很可能不久就会湮灭无踪。为此,《汉声》紧迫、全面、快速地做了大量的调查、采集工作,将“中国的”“传统的”“民间的”“活态的”事物抢救性地保存下来,逐步整理编撰成书。
黄永松先生将通过讲述其“三开悟”——从油纸伞的“闻道”,到中国结的“学道”,再到蜡染的“悟道”,为我们详述其在《汉声》发展47年间对于文化的体悟,浅显而深刻地强调了民艺的重要性。优秀的手工业,是轻工业、重工业等进行非连续性迭代,最终成就优秀的精密工业的重要保障。